去年以来,宿迁市宿豫区通过“辛苦指数”量化评估,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辛苦程度,以常态化的监督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、勇挑重担。
明确指标要素,开展专项民主测评。紧盯乡科级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“两大群体”,将“辛苦指数”评价指标分为工作负重情况和工作绩效情况,具体评价要素包括承担分工情况、在招商引资、重点工程、安全生产等吃劲岗位工作情况、高质量考核指标完成情况、分管工作条线排名情况等。每半年对领导干部及中层干部开展1次专项民主测评,对照指标要素分别就工作负重和工作绩效按照“好”“较好”“一般”“较差”分级评价并对被测评对象量化排名。去年以来,已对全区1400余名乡科级和中层干部实施2次“辛苦指数”量化评估。
强化部门联动,实行立体沟通反馈。在民主测评、量化排名基础上,实行干部担当作为正面事例和负面信息加减扣分机制。构建“1+2+4+N”信息反馈体系,建立一支专职监督员队伍,在全区范围内聘请70余名专职监督员,对本单位监督机制运行、干部履职情况予以监督。开展“线上”+“线下”两个平台正反典型案例征集,目前已收集相关事例100余个。用好“靶向监督”、即时反馈、联席会议、联审联查四项机制,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能,对发现的干部违规违纪、涉法涉诉、信访舆情等情况及时反馈至组织部门。综合“N”条渠道获取的信息,建立干部监督大数据库,分门别类将干部担当事例及负面信息记入信息系统,作为干部量化评估加减分项重要内容。
深化结果运用,树牢实绩用人导向。综合民主测评结果及加减扣分事项,对领导干部“辛苦指数”量化评估,同时在专项调研、平时考察中对结果进行“印证式”了解,全面掌握干部表现和干群评价,确保干部“辛苦”情况真实准确。将“辛苦指数”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,对“辛苦指数”较高的干部,在评先评优、提拔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。对“辛苦指数”较低的干部,根据情节轻重采取关爱提醒、个别谈话、专项管理等方式进行整改,整改不合格的将予以岗位调整、免职或降职等组织处理。今年以来20余名“辛苦指数”较高、现实表现优秀干部被提拔晋升,31名干部因“辛苦指数”较低、群众反映不佳被发放关爱提醒单。